学园之灵的一生 公元前三八四年,亚里士多德生于富拉基亚的斯塔基尔希腊移民区,这座城市是希腊的一个殖民地,与正在兴起的马其顿相邻。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侍医。从...阅读全文
二战时,美国海军炮艇塔图伊拉号停泊在英国威尔士,莱德勒少尉在炮艇上服役。一个星期天,他在一个不看样品的拍卖会上,用30美元拍得一个密封的大木箱。打开木箱,里面是两箱威士忌。...阅读全文
70年前的一个初冬,中国核物理学奠基人施士元先生在法国巴黎大学成为居里夫人的学生。居里夫人是镭研究所的所长,她一再试图使施士元明白,他所从事的,是一项有趣的但又性命攸关的工...阅读全文
麦哲伦1480年生于葡萄牙北部的一个破落的骑士家庭。10岁左右进入王宫服役,充当王后的侍从。16岁时进入葡萄牙国家航海事务厅,因而熟悉了航海事务的各项工作。 那时哥伦布已...阅读全文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感到稀奇吧!实实在在地对你说,我写的是一个完全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十五世纪日本著名画家雪舟身上。 雪舟自幼酷爱绘画。后来他到井宝福寺当了和尚,常常因...阅读全文
跳高名将倪志钦,小时候常被小伙伴们骂作软蛋、胆小鬼。 有一次,小伙伴们相约到坟地里捉蟋蟀,倪志钦害怕遇到鬼魂,茸拉着脑袋不敢应声。这下子,小伙伴们你一言,我一语,风凉话全...阅读全文
世界球王贝利有一句名言:我为足球而生存,除此之外再没多少闲工夫。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贝利是巴西人。他很小就迷上了足球,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群爱踢球的小伙伴围绕着...阅读全文
著名美国电影艺术家卓别林,一生共拍影片八十多部,其中多是喜剧。 他所扮演的流浪汉等角色,风趣幽默,滑稽可爱,给人们带来了畅怀的笑声。 卓别林出生在一个很不美满的家庭,他还不...阅读全文
陈胜(?~前208),字涉,秦末阳城(今河南登封县东南)人,出身雇农。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被征为戍卒时,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与吴广一起杀死秦吏,揭竿起义...阅读全文
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他在建筑史上有许多创造发明。攻城的云梯和磨粉的磨是他发明的,一些木工工具,如锯、钻、刨也是他创造的,人们称他是建筑工匠的祖师。 鲁...阅读全文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常常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他是唐朝著名大诗人,他的诗作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有诗圣之称。 杜甫的家庭是书香世家。他的远...阅读全文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先世为陇西(今甘肃)人,5岁时随父亲迁居四川。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游侠。 25岁时开始漫游各地,42岁那年被任命为供奉翰...阅读全文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著名文学家。乾封元年及第,授期散郎,著有《王子安集》。他写的《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绝唱。 王家是绛州有名的书香世家。...阅读全文
华佗(141~208),安徽省毫县人,东汉外科医生。他首创了麻沸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麻醉技术进行手术的医生,成为我国古代医学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 华佗7岁死了父亲,哥哥被抓去...阅读全文
张衡(78~139),字平子,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他的出生地在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县的石桥镇。他的祖父张堪做过太守,为官清廉。父亲早逝,因此张衡家里很贫穷。张衡从小...阅读全文
司马迁(约前145~前87),陕西韩城人。他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写的《史记》,计130篇,约50万字,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元年约三千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杰出的历...阅读全文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苏洵是当时的散文大家;母亲程氏出身于一个有文化的官宦家庭,是一位明大义、有才学的女子。苏家藏书甚丰,父母...阅读全文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初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太宗祥符进士,由晏殊荐为秘阁校理。后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他主张推行新政,改革吏...阅读全文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郑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 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9岁时死了父亲,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只好随母亲归居郑州。家境虽然艰难,但不...阅读全文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县西)人。被后人誉为唐代异军突起、独树一帜的天才诗人。他上承楚辞九歌、南朝乐府的传统,并受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启发。也受到韩柳领...阅读全文
骆宾王(约640~684)婺州义乌(今属浙江省)人,唐代文学家。他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一起,被人们称为初唐四杰。他曾经担任临海县丞,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或...阅读全文
元稹,字微之,唐代河南河内(今河南洛阳)人,是与白居易齐名的大诗人,当世就有元白之称。元稹先后担任过校书郎、左拾遗、监察御史等官职,也曾经担任过短时间的宰相,后卒于武昌...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