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音乐的记忆能力。这是考察音乐才能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一个听一遍就能复唱出来的人,要比练很多遍也记不住的人在取得音乐成就上所需要付出的努力要少得多。
七、音乐想象力与创造性。用我们一般的经验就能够知道,人在想象力与创造性方面的能力差异是非常大的,而音乐的想象力就是对音乐声音与形式方面变化及表现力的想象能力。
八、音乐审美反应的强度。一个在听音乐时,是无动于衷,还是容易被音乐所感动,是更高级、更综合的音乐感受能力的表现。
以上仅仅罗列了音乐才能的构成内容的一个大致的框架。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具有以上能力,但对一个搞音乐专业的人来说,他必须同时具有以上的所有能力,并且在每一项能力上都要达到很强的水平。
"成功在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才",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鼓励人们要努力,强调任何人无论有多大才能不通过努力是不可能成功的。但这句话的内容本身不仅是不科学的,反而容易使人错误地认为,才能并不重要,只要刻苦地不懈努力就能够成功,勤奋与成就总是相伴的。在音乐演奏的领域努力对才能不足的弥补是有限的,这是家长们需要接受的事实。那些成功的人,那些经过"打"才成了"材"的人,还是首先具备了音乐才能的基本条件,才取得了当下的成就的,而不顾个人能力的状况,一味强调努力、刻苦、高压,不但不能取得应有的成绩,反而会给孩子的全面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这类反面的例子远远要比成功的例子多。我们从考级的各级人数比例的多少,就可以看出,越往高级人越少,这个阶梯是按从上千到数百到十几个人的比例向上的。并非那些中途停止的孩子的努力不如达到最高级别的孩子,而在于很多孩子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能力不足的制约,使其难以应付更难的音乐演奏技术与表现的要求,或者他已无法付出更多的努力。反之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有着很好的演奏水平的孩子,不仅学琴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并且学校门门功课都很优秀。在我们曾经做过的调查中,所有北京星海钢琴比赛获得三等以上奖的孩子,均是班级学习前十名以内,并且认为学琴与学校功课冲突不大;而很多演奏水平不高或较差的孩子往往功课并不突出,并且多认为练琴与学校功课在时间安排上冲突很大。这就是音乐能力决定的。那些有能力的孩子并不需要特别的努力,或用少得多的努力,就可以达到没有能力的孩子难以达到的水平。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多数考级通过最高级的或比赛获奖的孩子的水平也达不到专业演奏的要求,而在从事专业演奏的人当中,成为演奏家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在乐器演奏这个领域成功不是努力的必然结果,"价值是凝结在产品中的劳动"的理论也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