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提琴制作大致有哪几种方式?
郑荃:提琴从制作的角度来说,大致可以分为职业制作家制作的提琴、工作室”(作坊)生产的提琴和工厂生产的提琴。Z
职业制作家制作的提琴,是在长期制琴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一定的品牌的制作家的个人的作品。一个制作家,一年,少的做五、六把,多的做十多把;完全是一种独立的制作。所以作品有极强的个性。意大利从16世纪提琴诞生的时候起,就始终坚持这种制作提琴的方式,由此保证了提琴的质量,使意大利的提琴一直保持了最高的品质和声望,同时也保持了最高的价格。o"s67
工作室(作坊琴)的作品,是在制作师的带领下,有十到二十人,一起做琴,象个作坊一样。有的是由制作家自己做的,有的是学生做的。用工作室的方法做琴,主要是因为社会对提琴的数量有比较大的需求,又希望在价格上比较便宜,因此产生了这种降低成本的生产方式。有的工作室的水平很高,在里面工作的“师傅”后来都成为著名的制作家,(如英国的海尔和法国的维约姆工作室)有的则类似小型的工厂,这种情况在法国比较多。={p5g
工厂生产的琴的是以大众化的目的生产的,因此被称为普及琴或者是学习琴。工厂的机械化生产程度比较高,可以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工人。提琴工厂是用生产链的方式来生产提琴的。这种方式就是由不同的生产工序来生产不同的提琴部件,然后再组装成提琴。德国,中国,捷克等国家主要是用这种方式来生产提琴。$Pc
我的提琴的每一个部分都是我自己亲手做的。对制作家来说,制作提琴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的乐趣。因此,每一个细小的工序都必须由自己亲自来完成。
记者:在国外,一个制作家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
郑荃:一个职业提琴制作家需要天份,对形状和声音的敏感和记忆,这属于才能,这不是通过后期学习能掌握的。
提琴制作没有十年很难入门,在学校顶多学习五年,一个制琴师实际上在进学校之前或是出学校之后的很长时间都需要去接触、去实践,才可能学出来。经验积累需要进大师工作室。实际上国外以师徒关系的学习方式更多一些。
在国外,制作师的工作室需要提琴制作学校为他们培养助手。在意大利的克雷莫那就有200多个注册的制作师,都需要助手。这时就需要学校先培养一段时间,学生去做助手的时候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技巧。即使是提琴制作世家的子弟也都需要送到学校系统地学习制作知识和训练。
国外都是请职业制作家到学校来教课。对制作家来说,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制作家教课不会时间太长,一般七、八年,十来年,然后就辞职,继续搞自己的创作。%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