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想练琴,我以为第一件事不是去找老师或是买琴,而是去买一本适合自己的教材。因而,现在您就应该走出家门,到新华书店、音乐书店、琴行去,挑选一本自己能基本看懂的综合性教材。顺便说一句,我所在的城市,小提琴教材最多的竟然是在外文书店里。
因为你要速成,你对自己要求不高,你就不能跟着老师指定的一般教材和课程走,而要让老师跟着你走。因为你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这块料,所以你先不要买琴。买书顶多花去你百八十块钱,买琴就要掏存款了。
为什么要先买书?我认为,比起孩子学琴,这是成人的一个重要优势。成人有相当强的认知能力和选择能力。你应该知道哪些书是适合你的,哪些书是不适合你的。哪些书一看就望而生畏,哪些书通俗易懂。哪些书里的曲目是自己非常熟悉的,哪些书熟悉的曲目非常少。
买什么书?重要的是不要让那些经典教材所迷惑。比如铃木、霍曼、开塞什么的,对于成年人,我就不太赞成用。因为我当初学琴时,也看了这些教材。我发现自己对其中的曲目有一半不熟悉。我想自己不熟悉的曲目,是拉不好的,因为你无法知道自己拉得对不对。而音准恰恰是学小提琴第一要做到的。因而我选择了中国人编的综合性教材。姿势、指法、弓法、练琴方法都有介绍,所选曲目大部分自己都熟悉,一开始线谱和简谱同时标记的书。再说我刚才提到的那些经典教材,学起来也太慢了。就是搞专业的也只是选学其中部分内容。
多买几本书是值得的,每本书都有独特的价值。有的以乐曲见长,有的以介绍方法见长。因而要考虑多买几本风格不同的书看看,但要以自己能基本看懂的为宜。线谱不会的,还要买本线谱入门的书看看。
我倡议大家一起学琴,并不想给大家指定一本教材来练。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音乐基础、理解程度、技术水平都不一样。我也相信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材。这也是我希望大家在回复中,要说一下自己所用教材的原因。我争取做到,您有的书,我至少也要基本了解。否则我就很难和大家一起交流。
如果有的朋友实在不知道自己该买什么教材,那么我还是推荐大家去买那本湖南人民出版社黄健主编的《跟我学小提琴》(修订版)。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成人自学教材(当然这是见仁见智的事),也和我倡议的三年练琴目标基本相符。另外盛中华的《小提琴演奏与练习》、赵薇的《学琴之路》和林耀基、杨宝智的《小提琴入门与提高》也不错,可以作为一种有益补充。
买完书回家就读罢。不懂线谱的先大致学一下线谱,做到基本能够把那些小蝌蚪和阿拉伯数字对起来,至少C大调7个音阶能看懂。视谱以后我还要专门讲。迅速读完之后,你会发现其实看不懂的并不多。而那些看不懂的就是你要去找老师学习的。但这只是知识问题。还有技术(技术和知识是两回事),还有你自以为明白其实不明白的地方,这都需要老师和旁人的指点。
匆地浏览教材之后,就要考虑是否找一位老师。这也是大家常争论的问题,就是小提琴到底可不可以自学?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学小提琴是绝对不可以自学的。但还有一种声音就是自学不是不可能的。这些,我以为都有一定道理。小提琴的基础知识,包括姿势、指法、弓法等,有必要请一位好老师给予指导和监督。否则很容易把错误的东西形成习惯,走了弯路,得不偿失。但所有掌握小提琴的人,主要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自己练出来的。我有一位吉他老师和我说"学琴,就一个字,练!"。我想这绝对是个真理,也是个常识。
因而,我提倡大家走一条折衷的道路。也就是一开始坚决要找一位老师,掌握基础知识后,就自己练,但要和老师保持友情联系,最后到掌握了基本技巧,需要解决音乐性问题时,再请一位老师。
千万不要完全依赖老师。一切都要靠自己捉摸,自己练。让老师来指引你,而不是让老师扶着你。因而这里有个学习观念问题,就是人要掌握知识和技能都是从老师(包括专业老师、书本、网友)那里学来的,同时也都是自学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其中自学是更主要的方面。
我之所以主张成人学小提琴第一件事是自己先买书,自己先看,然后再请老师讲解自己不明白、不把握的地方,就是强调主动学习,强调自学。还是那句话,让老师围着你转,而不是你围着老师转。你花钱请他,是让他为你服务的。
当你读完了自己选购的书,你就拿着那本书去找老师,跟他说:"我就想学这本书",请老师按这本书教我。和老师共同研究一个计划,包括需要多长时间学完,双方教与学的方式。我当时和自己的老师订的协议是:学习计划由我自己来定;每次上课由我来提问,他回答和演示,然后我模仿,让他看对不对。每次上课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老师面前大大方方地拉琴,让他纠正我的错误,并且告诉老师,自己需要鼓励。鼓励很重要,我不喜欢那些自以为是、拉着驴脸、讥讽斥责人的老师,我总觉得他们是打着"严格要求学生"的旗号,发泄自己病态的情绪。我永远相信好学生是鼓励出来的。
应该说我碰到了一位好老师,他不但理解我、支持我,毫不保留地回答我的所有问题,而且完全和我做成了忘年交。他教我那年六十多岁了。我俩曾一人喝了一斤白酒,我已经忘乎所以了,而他还能自己驾车回家(这句话不该说啊)。我猜想是大半辈子的小提琴训练,使他变成了一个自控能力很强的人;或者说只有自控能力强的人,才能拉好小提琴。
我这样的上课,只有一个月,总共四堂课,加到一块不到2个小时。因为我自己看书时间多,发现的问题多,老师又非常坦诚。因而我很快就知道该如何拉琴了,我就和老师提出:"我想自己练一段时间,再来找您",其实这不过是托词。从那以后,我就走上了自学的道路。当然有不懂的地方,还和老师请教,到学校找他,三言两语就解决了。有时候就是打个电话。再有就是上网交那些会拉琴的朋友,我感到网友都很有水平,而且也非常热情。现在好像还没有碰到网友解决不了的问题。
当然,据我所知,这样的老师很少碰到,大多数老师会让你循序渐进,慢慢来,他们的口头禅是"你不会飞就想跑?",总是让你用一个月时间练G大调音阶,练不好别的问题就别问。这样的老师都是让你往演奏家的路子上走,并不适合成年人学琴的心态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