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个击破蚕食练习法:把要解决的问题罗列出来,这些问题可能是比较难背的一段乐谱,可能是几句难拉准的双音,可能是一些别别扭扭的组合,可能是一种弓法技巧……。最有效又不烦心的练习方法是利用零碎时间分次练这些项目,可以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试练,找到感觉,加强适应能力。有时一些所谓难点,不一定真有多难,只是自己不习惯,多接触几次,不要在心理上造成紧张,自会行的。
虽然做这些练习不一定每次都能很快见效,但可以肯定的------每练一次印象加深一次,感觉上适应力增强一次,当这些难点都被“啃过”之后,再通练乐曲时衔接前后一起练就容易多了。如扫路,先搬走几块石头,扔掉几个瓶子,然后再扫地就顺当多了,心也不那么烦。否则扫地时一碰到石头又要停下扫帚去搬石头,碰到瓶子又要弯下腰去捡瓶子……。
2 干枯练习法:这是在对某一首乐曲做过了多次通盘练习,运用过足够的感情,对音乐处理的布局安排也反复考虑定夺,一切对自己来说有一种饱和感,可能再继续通盘练.再投入感情的练会失去新鲜感的一种调整性练习。在做干枯练习法的时候不要投入感情,而要纯理性的.有分析的.解剖式的.更深入的.要求更高的一段段进行艺术加工。
3 交替练习法:为了合理使用大脑,减轻疲劳感,可交替手的松紧状态练,分类交替练,音乐部分与技术部分交替练,在重点解决左手的问题后转移到右手的练习,已熟悉的与生疏的轮流练,看谱背谱交替练……总之,交替的目的是为了转换大脑的兴奋点,做到有劳有逸的安排不同的使用部位
4 加强运动量练习法:把所要演奏的乐曲连续通练几遍后,间或出现的问题在一遍结束后稍作加工练习,然后紧接在来一遍.再来一遍,再力度上.表情上.速度上也可有意的加大.夸张.加快。这种练习是一种超负荷锻炼和强迫发挥能力的方法
5 分类练习法:将形式不同但本质上类同的项目放在一起练。例如,可将揉弦.颤音.手指变化组合练习.双音练习等等放在一个时间里练,这样集中的练过之后,可以让手从各方面充分得到锻炼,借助于这些项目互相的促进作用,加强它们的能力。而练习右手时可将跳弓.击弓.顿弓.抛弓。连顿弓等放在一块时间里练,其功效也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会整体得到加强
6 轻松练习法:演奏小提琴这“演奏”一词(play),在英语里是玩的意思,字面上直译过来可叫“玩小提琴”。从这个意义上看,拉小提琴不应当是一件沉重痛苦的事情。有时,听一些演奏家拉琴是那么得心应手.轻松自如,真像在“玩”(如克莱斯勒.海菲兹等等),这种易如反掌的感觉不仅仅体现在技术的操作上,还体现在音乐表现的即兴性.体现在音乐处理的不刻意的舒缓有度上,声音是那样的富有个性与魅力!
我们这些小提琴学习者是否也该在踏实.艰苦.枯燥的练习战役中找一找轻松感觉呢?是不是也该试一试有朝一日“金蝉脱壳”“苦尽甘来”那般把演奏小提琴变得得心应手呢?
千万不能忘记我们练小提琴的目的是什么?决不是做永无止境的研练,永远出不了师!我曾经听到一位观众评价一位演奏者的演奏说:“听他演奏很劳累,因为看他很劳累,我们的心也变得劳累了……”
我们的练习必要分两步走:一是脚踏实地仔细练。二是放开脚步潇洒溜。决不能永远像裹足女人,如履薄冰。再做“潇洒溜”时,也许有些细节顾不过来,不管他,慢慢改进
关键词:
- 上一篇:小提琴连跳弓练习法
- 下一篇:小提琴左手按弦音不准的练习方法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推荐文章
-
- 谈谈小提琴的科学持弓
...
- 和郑荃谈“提琴”
和郑荃谈“提琴”,师傅后来都成为著名的制作家,(如英国的海尔和法国的维约姆工作室)有的则类似小型的工厂,这种情况在法国比较多。={p5g 工厂生产的琴的是以大众化的目的生产的,因...
- 小提琴很难学吗
...
- 小提琴常识:小提琴发展历史
小提琴常识:小提琴发展历史,的小提琴是由一位住在意大利北部城镇布里细亚(Brescia)名叫达萨洛制成的(Gaspa ro da salo 1542-1609)。但在同一个时期,格里蒙那(Cremona)城中的A.阿玛蒂(AndreaAmatil52...
- 装配小提琴重要零部件的技术参数
...
- 小提琴的护理
...
- 不拉小提琴音阶能拉好歌吗
...
- 正确使用小提琴弱音器
...
- 谈谈小提琴的科学持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