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中的呼吸状态。演奏中的呼吸是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演奏实践所形成的同演奏活动相适应的呼吸动力定型。这种定型能把相应肌肉群的活动同呼吸器官和心脏等器官的活动统一起来,在进行调节时,由大脑皮层的系统性活动所统一起来的内外感受器的神经冲动都参加了活动。概括的讲,演奏中的呼吸具有无规则性和有规则性两个特点。演奏中的呼吸由于受音乐内容、节奏、力度、速度、演奏技法等多种因素所制约,其呼吸节奏要适应演奏的需要而不断变化,一般是吸气较快而呼气较慢,有时还要抢气和屏息。因此与自然呼吸相比,具有明显的无规则性。另一方面,在人类的肌肉活动中,呼吸和形态动作的开合、展收、松紧、起落有密切关系,一般是开吸合呼、展吸收呼、起吸落呼、松吸紧呼等,这也是定型。如手臂上举一般伴随着吸气,下落时伴随着呼气。二胡演奏一般也遵循这个规律,吸气往往赶在拉弓上,呼气赶在推弓上。一首乐曲可分为若干乐句、句逗,而吸气往往赶在乐句的联接处或句逗处,有时利用休止符吸气等等,这是呼吸与语言联系的经验在起作用。此外,气息流量又往往与表情有关,如演奏激情?A乐段,气息流量则要大些,相反,若演奏缓慢、深情柔美的乐段,气息则相应的平和些,这是呼吸与情感联系的心理经验在起作用。以上两条都源于生活和艺术实验,所谓“道法自然”。在艺术处理中注意呼吸与音乐内容及演奏动作有机联系,是提高表现力的重要条件。这就是演奏中呼吸状态的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