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叹调(Arj)以器乐伴奏的独唱曲或二重唱。出现于十七世纪初,是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声乐部分加入难度高的演唱技巧。由于追求结构上的高度完整,常忽略与剧情的关系,而单纯致力于音乐上的独立发挥。在声乐作品中常以宣叙调表明情节,咏叹调继其后,使表演者可以充分抒发情感,展现其演唱水准。巴赫、韩德尔、莫扎特等人的咏叹调则是声乐曲目中的珍品。
波尔卡 波尔卡(Polka)舞曲。较快的2/4拍子。十九世纪初发源于波希米亚。后来风行于全欧洲及美国。
小夜曲(Serenade)小夜曲历来是男子晚上在他情人的窗下唱的,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古典作曲家在写作小夜曲时,总是设法创造这种气氛。十八世纪用于晚会的小型乐队的作品。
室内乐(Chamber music)原指演奏于室内(不包括教堂、剧院、音乐厅)的乐曲。近代室内乐指乐曲的一个声部由一名演奏者担任演奏的乐器合奏曲。每个人所演奏的部分在乐曲中不分主次。室内乐常按演奏人数区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等。
幻想曲 幻想曲(Fantasia)发挥想象力而不遵循传统曲式的作品,即称为幻想曲。
特点:无舞曲形势或变奏,在用复调来发展主题时以想像力所创作的作品。具有即兴性质。在曲式上比奏鸣曲更为自由。作品可以根据一个或几个主题来创作。
序曲(Overture)指在歌剧、清唱剧、戏剧配乐等的开场音乐。常作为单独的音乐会演奏。另外还有一种交响序曲,其为独立乐曲,不是作为开场音乐之用。十七世纪,序曲在意大利和法国得到发展。当时序曲曲式定为的快-慢-快的三段体,通称为“意大利序曲”。而曲式为慢-快-慢的序曲,则被称为“法国序曲”。
赞美歌(Anthen)以管风琴伴奏的合唱曲。由赞美诗发展而来。取《圣经》或其他教会文字为歌词。在基督教会中举行奉贤仪式或布道之后用英文唱歌。其中包含独唱的,称为“独唱赞美歌”;无独唱的,称为“合唱赞美歌”。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后,基督教新教的赞美歌相当于旧教中的经文歌。音乐史上写赞美歌的著名作曲家有伯德、普赛尔、韩德尔、韦斯利等。
浪漫曲 浪漫曲(Romanza)一种无固定形式的抒情短歌或短乐曲。十八世纪后半叶在法国民间、十九世纪中叶在俄国广泛流行。其歌曲的特点为:曲调表情细致,与歌词紧密结合,伴奏较丰富;器乐曲旋律富于歌唱性,常由小提琴及管弦乐队演奏。
圆舞曲(Waltz)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三拍子舞蹈。分快慢两种。十七、十八世纪在维也纳宫廷流行后,开始成为社交中的舞蹈。十九世纪起风行于欧洲各国。现在通常所说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速度为小快板,其特点为节奏明快,旋律流畅。
和声 和声(Harmoy)不同高度的音乐同时发声,称之和声。和声学的研究对象为:和弦的结构、和弦的连接法则、和弦在乐曲上的功能属性。和声学是作曲技法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弦(Chord)和声的结构单位。在自然音阶的和声体系中,和弦由音阶上各音连续三度叠置而成。三音叠置,既成三和弦;四音叠置,成七和弦;五音叠置,成九和弦。如C大调的主三和弦,由C、E、G三音组成;其属七和弦,由G、B、D、F四音组成。
关键词:
- 上一篇:什么是协奏曲
- 下一篇:小提琴基本常识与乐理基础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推荐文章
-
- 小提琴的护理
...
- 正确使用小提琴弱音器
...
- 小提琴如何训练左手手指灵活性
1,练基本手型。 手型无疑是训练灵活性的基础,手型不对,不仅直接影响手指的功能,而且难以提高手指的灵活性。训练手型,除了记住口诀左手呈半圆,虎口不挨颈,自然不僵硬,上下轻松...
- 小提琴很难学吗
...
- 小提琴揉弦
小提琴揉弦,相同,我在这里只谈谈自己的练习感受。 一般来说,要学到三把位换把,再开始学揉弦,否则事半功倍,而且会引起左手一揉弦就紧张等坏习惯。其实强调要到三把位换把后再学,...
- 小提琴基础知识,初学者入门必看
小提琴基础知识,初学者入门必看,用得最多的一种乐器。其演奏手法很丰富,表现力很强。它主要擅长演奏歌唱性的旋律,是乐队中主要的旋律乐器,对于快速的乐句、音阶及琶音进行均能胜...
- 小提琴开始极速音节训练方法
...
- 夹琴要不要把左肩耸起来
...
- 小提琴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