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练习小提琴的一些原则

        教条式地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按照严格的日程表确定每天练琴几小时,是没有意义的,每个人的需要和可能都有很大的不同。 每天有规律地进行练习的人,要比那种一次练的时间很长,但又不保持经常练琴的人,进步得快得多。 练琴时间分为三个部分:
1、 基础时间。 
        基础时间的一部分应当用来练习音阶和类似的基本练习。一部分时间要练习练习曲和乐曲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在各种技术练习中, 精神准备的原则有突出的重要性,即在生理动作之前, 头脑要先有预感,然后去指挥生理动作。当一个问题已经掌握了,就不必要再反复练习它。大多数情况下,指导思想应当是:解决一个问题,再转向第二个问题。当遇到困难问题时, 就必须进行分析来确定困难的性质:音准、换把、节奏、速度、弓法,双手配合等等,每一种困难都应当单独练习,并把它简化都最低限度。必须对所用的动作有清楚的概念, 对它的技术时值和所发出的声音都要有清楚的概念, 这样才能清楚而准确地进行指挥。练习的速度大多应当是慢的, 但也不 应太慢。
2、 表现时间。
        重点应放在音乐的表情、塑造乐句上, 塑造一个较大段落和一个完整乐章, 最后是把几个乐章形成一个有说服力的整体。在基础时间的练习中, 遇到一个错误就要立即改正,但是在表演在时间中, 特别是在演奏练习时间发生一些小问题或是错了一个音最好不要停下来。
3、 表演时间。
        把那些经过分析、逐渐练习过的困难乐句拿出来重新进行音乐化的演奏, 训练耳朵能客观地听,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这样才能使他们听到的声音和听众所听到的声音一致, 才能摆脱耳朵主观、阿谀性的欺骗。

        奥尔对此也有说法:“学生假如不是自我批判地练习,就等于发展加深他们的错误。”他认为:“在练习中不应忽视休息,每次练习不要超过三十或四十分钟。再重新开始前最少休息十或十五分钟。这样我们为了得到每天四、五个小时练琴时间就需要安排六到七个小时了。”     帕辛格则说:“倾听自己演奏的习惯在很小就要养成,等到年纪大了再培养就已经晚了。”此外,我们可以再看看西盖蒂的意见:“我始终认为,每天练两个小时琴就足够了。练习时要分析乐曲的形式、构思、结构加之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等等。
         要记住谱子,先要认真分析它的句法结构,它的形式和构思,然后演奏它、背熟它、消化它。并用极快的速度,一直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把它拉出来。”西盖蒂说:“我不主张长时间地致力于一首练习曲。在学生的练习中,真正的艺术是获得倾听自己演奏的能力,发现自己任何微小的缺点,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找出各种直接有助于克服这种缺点的片段。把这些片段记住,通过记忆练习是很有必要的。”
    “程度深的学生很少需要一般的练习曲,甚至完全不用。先由的乐曲是如此丰富和引人入胜,其中很多很有价值的乐句包含了小提琴演奏的各种技巧。根据音乐内容和乐句形式决定选用什么技术手段,这是很重要的。”
    “在早上开始练琴的时候不妨破例地练习写高难度的乐曲,我们应该做好人和应付各种偶然性的准备——当还没准备就绪时候,就得登台演奏。”
    另一位大师米尔斯坦则这样认为:“练琴时间并不在多,但是要练习那些需要改进的东西。一个人要是练得太多,就像服用过量的阿司匹林。就发展技术来说,每天用2-3个小时足够。”

关键词: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