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赏析】萧邦三首悲怀祖国的钢琴曲

  西元1830年11月 2日,萧邦二十岁(肖邦简介:弗雷德里克·肖邦-诗人),带著盛有祖国波兰泥土的银杯离开故乡,从此就再也没有回到波兰。才经过二十天而已,便传来俄国军队镇压波兰的抗暴革命,这时萧邦正在维也纳旅行演奏,而维也纳正沉浸在圆舞曲的风潮之中,在革命的年代里,人民必需藉由这种轻快、流畅的音乐来寻求精神心灵上的安慰,满怀梦想踏上旅程的萧邦深深感受到维也纳社会对于来自革命国家人士的排斥感,当时奥国也割据了波兰部分领土,怨恨与敌意,加上既有的不便与不安,萧邦毅然决定前往法国首都巴黎,1831年 7月在前往巴黎的途中司图加特,获知波兰抗暴革命失败,俄军攻陷华沙,反抗军队完全被扑灭,其悲痛的心情、思乡的情切、与对神的质疑,堆叠了萧邦悲怀祖国的心理因素,自此以后,萧邦为了表示对祖国的思念,在服饰上总是佩戴著有波兰传统标志,老鹰式样的袖扣。

  萧邦『钢琴诗人』的封号,有主要因素是来自他对祖国波兰的思乡情愁,举凡波兰灭亡所引发的悲愤,以及他对波兰民族音乐的热爱,在浪漫主义盛行的音乐风气里将之高度艺术化,比如波兰舞曲及马祖卡舞曲,均足以说明萧邦多愁善感的诗人气质与强烈的音乐感受性格的紧密结合。在萧邦的音乐里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他对故乡的思念及悲叹化为强烈的节奏与凄美的音符,萧邦不仅是一位『钢琴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爱国音乐家』。在时局动荡不安的情况下离开波兰,除了即将一圆音乐家美丽梦想的喜悦之外,事实上萧邦早有预感终将再也回不了波兰,在他尚未离开之前写给好友的信件之中他写道:

  『我没办法断然决定出发的日子,因为我觉得似乎自已将永远回不了家。』在华沙沦陷之后,钢琴诗人的心里经常抑郁著对故乡的悲愤因子,这些因子必需获得释放,钢琴,是萧邦的唯一选择。这里特别介绍三首他悲怀祖国的代表作:

  一. c小调练习曲『革命』,作品10,第12号 (1831)

  二. g小调叙事曲,作品23 (起稿于1831年而在四年后于巴黎完成)

  三. d小调前奏曲,作品28,第24号 (1836-38)

  第一首:c小调『革命』练习曲,作品十,第十二号

  这首原是为了训练演奏者左手运指、试图藉著运指的练习来达到省力目的的练习曲。在萧邦的练习曲里,不但可以欣赏到高超的技巧性弹奏 (这些技巧,在当时恐怕是空前的,能够与之匹敌的也只有李斯特了,这作品十的十二首练习曲,就是萧邦题献给李斯特的) ,还可以感受到钢琴诗人将丰润的音乐性格融入枯燥技巧性质练习曲当中。

  事实上,『革命』的标题是后人加上去的,在那个时代并未开始流行『标题音乐』,许多萧邦作品的标题像是『小狗』圆舞曲、『离别』练习曲、『雨滴』前奏曲、『军队』波兰舞曲.....等,均是后人考证曲式风格,或是经由萧邦手稿上的题赠、札记上的记载、以及人们穿凿附会而命名的。『革命』练习曲是1831年 9月在前去巴黎的途中,得知祖国首都华沙沦陷于帝俄之手因而悲愤所作的,在萧邦当时的日记上写著如此极为愤怒的字眼:

  『我向钢琴流泪痛哭,上帝啊!请掀了这块大地,毁灭这世纪的人类吧!』

  正如同这段文字所言,革命练习曲一开始最初八小节的序奏,便是以石*天惊似的震怒下行音符直接表达出丧失祖国的强力冲击,内心的悲愤,犹如天上摔碎的珍珠一举倾泄而出;紧接著左手快速澎湃的上下行音群时而激情,时而缓滞,交织出期待与失望的隐痛;右手是沉重壮烈的主旋律,所谓『向钢琴流泪痛哭』,就是这样的感受。

关键词: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