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家庭教育对孩子学钢琴的重要性

  与一些老师或上海在校的音乐专业大学生聊天时,经常发现他们在报怨一个问题: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个性化”。 为什么这个个性化打引号?——孩子相当任性;孩子每时每刻保持顽皮;孩子只玩不肯学习;孩子脾气倔强,等等。而有一部分孩子在学校里看到老师还会有畏惧感或者荣誉感,但是也有一少部分孩子已经练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本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有的家长会报怨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同样是孩子,别人的孩子就那么乖呢?会责骂孩子,甚至打孩子。又有哪个家长会回想到自己身体力行的教育言辞呢?

  1、 孩子对父母的孝顺问题

  现在的一些孩子,越来越多的会顶撞父母,无理取闹,甚至小小年纪就动起手来。家长们有些只能默默接受,却总是找不出办法来解决。父母们往往对孩子们的不知好歹而莫名其妙怒火冲冲。有人说:“有一个不知感谢的孩子,比被毒蛇咬还痛苦。”

  如果孩子不知感谢家长的养育之恩,到底该怪谁?当然,要怪自己,平时对等待孩子有言从身教,教他们心存感谢吗?

  美国著名企业家、教育家认识一位先生,他在制木箱工厂挥汗辛勤工作时,每个礼拜才赚40美元,后来,他娶了一个寡妇,他被太太逼着去向人借钱、以供她带来的两个拖油瓶孩子进大学,每天的生活费、房租、水电费、利息等等,都令他沿口残喘,而四年来,他却毫无怨言的像个苦力般辛勤劳动。——他得到感谢了吗?没有,他妻子认为他如此是本该如此的,孩子们更是如此,他们不认为亏欠继父,更别说感谢了。——该怪谁?继子吗?是的。但是,更该怪的是他们的母亲。她认为让孩子们将来懂得“债务的观念”是一种耻辱,所以不让孩子们背负着债务出发,她从来不说:“你们继父多么伟大啊,辛苦赚钱供你们念大学。”她总是对他们说:“上大学没问题,那是他应尽的义务。”

  显然,不可忘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卡耐基的姨妈是那种即使孩子忘恩负义也默默无闻的典型。卡耐基小时候,姨妈把自己的母亲和丈夫的母亲接去同住并尽心照顾。卡耐基至今就是闭起眼,两位老妇人坐在姨妈家里暖炕前的景象依然浮现在脑海里。对姨妈来说,这两个老人不会是累赘吗?也许有时是的,但姨妈从未因此而报怨。她深爱两个老妇人,因此,处处包容她们、宽容她们,尽可能让她们过的舒适。同时,姨妈还有六个子女。对她而言,照顾两个老妇人及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因此,她总是那么怡然、满足、任劳任怨,默无生息。——姨妈现状如何呢?守了二十多年的寡,五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他们都抢着把她接到自己家里,只因他们深爱着自己的母亲!只要是母亲的事,就毫无顾忌,这是基于“感谢之心”吗?没有!只是为了爱,纯粹是一种真情。这些孩子自小在充满温暖及爱的环境中长大?眼下,他们以爱回报也是顺其自然的。

  从上述的反面、正面教材,足以证明孩子的孝顺是强求不来的,而需要的是家长们身体力行的“教育”。

  2、 孩子的性格、脾气、言行

  现在的孩子都很会“看三四”(上海话,就是察言观色),他们很会看家长的反应来做出相应的举动。比如:如果孩子说了一句很好笑或很聪明的话,家长们一起哄笑着来讨论孩子的言语后,孩子就会记住这种情况,下次再用这种方法来让大人们开心、得到关注!

  所以,家长们千万不可在孩子面前说他人的坏话。同时,必须切记:茶余饭后,或别的空暇之余,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再如,接受一件礼物时,不能说:“这圣诞礼物一定是她自己做的,一定是一毛钱也不花!”因为孩子们容易潜移默化,这正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你应该说:她一定花了好多时间来傲这件圣诞礼物,真是个有心人啊。如此,孩子们不知不觉中就养成了赞美与感恩的习惯。

关键词: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