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2)


下面把色彩的其他味觉列出,以便在设计时参考:

(1) 酸:黄绿、绿、青绿,主要来自未熟果实之联想
(2) 甜:洋红、橙、黄橙、黄等比较具有甜味,主要来自成熟果实的联想,加白色后甜味转淡
(3) 苦:黑褐、黑、深灰色,苦的印象主要来自烤焦的食物与浓厚的中药
(4) 辣:红、深红为主色,搭配黄绿、青绿可现辣味,主要来自辣椒的刺激
(5) 咸:盐或酱油之味觉,以灰、黑搭配及黑褐色为主
(6) 涩:以加灰和绿色为主,搭配青绿、橄榄绿来表现
(三)色彩的听觉
人们有时会在看色彩时感受到音乐的效果,这是由于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等的对比所引起的一种心理感应现象。通过色彩的搭配组合,使色彩的明度、纯度、色 相产生节奏和韵律,同样能给人一中有声之感。就象美国艺术评论家罗金斯对色彩的魅力作过这样精彩的描述:“任何头脑健全的、性情正常的人都喜欢色彩,色彩 能在人们的心中唤起永恒的慰藉和欢乐,色彩在最珍贵的作品中,最驰名的符号里,在最完美的乐章上大放光芒。色彩无处不在,它不仅与人体的生命有关,而且与 大地的纯净与明艳有关。”
一般来说,明度越高的色彩,感觉其音阶越高,而明度很低的色彩有重低音的感觉。有时我们会借助音乐的创作来进行广告色彩的设计,在广告色彩设计说运用音乐 的情感进行搭配,就可以使广告画面的情绪得到更好的渲染,而达到良好的记忆留存。在色彩上,黄色代表快乐之音,橙色代表欢畅之音,红色代表热情之音,绿色 代表闲情之音,蓝色代表哀伤之音。 河南艺术网欢迎您
二、 色彩的特性与谐调
《文心雕龙》中“物色篇”说:“物色之动,心也摇焉。”有人说,色彩似
海洋,丰富又多变,它是涉及光学、化学、生理学、美学、商品学、物理学等一系列学科的综合性科学,并且相互彼此之间谐调。
(一) 色彩的光学原理
早在17世纪,科学家牛顿就研究出了光与色的关系,他用三棱镜分析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谱,奠定了现代色彩学的理论基础。它进一步说明了一切 色彩的物理现象都是受光制约的,其光波与各种物体接触后,被物体折射、反射、吸收而反映出物体的色彩。在没有光的世界里 ,我们看不到任何色彩,这就是光的作用,是色彩的光学原理。
(二) 色彩的化学原理
我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已有数千年的文明史,装饰色彩运用之早可以在当时的史料记载中推其概况。在无数的出土文物中,都记载着色彩演变的痕迹,如刺绣、彩陶、漆器等,这种利用自然界美丽色彩的形式,创造出生活中需要的美的色彩,同时也显示了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
在日常生活品中,色彩也是伴随着艺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产生的。原始时期都用红色和赭石色,这是因为当时使用的颜料是赤铁矿粉;随着金、银的加工工艺成 熟,用金银作为装饰的物品逐渐展现出来;18世纪,法国出现用化学分解提炼铝的新工艺,铝质的银灰色就成为当时西欧首饰的流行色。这同样也体现在不同时期 的服装材料中新染料与涂料的应用中,他们要依赖各种先进的化学工艺,印刷工艺的技术条件,才能获得极大的推广和发展。
(三) 色彩的物理学原理
颜色是通过感色细胞和感光细胞,将感到颜色刺激的信号传输到大脑中枢的反映,这种传达过程的兴奋期一过,就会使人视觉神经疲劳,视网膜麻木,产生厌倦感, 期待新的颜色形象来补充和刺激,这种刺激是来自视觉器官方面的要求,这时,人们对色彩的需求会向邻近色或互补色方向发展。当一些以往的颜色有区别的颜色出 现,一定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引起新的兴趣,继而使人们达到迷恋的程度。
(四) 色彩的生理及心理学原理
色彩感觉是依靠人的眼睛发生作用后传递到大脑的,是生理上的现象。色彩学家通过长期对色彩的研究,发现不同波长的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产生色感的同时,透过 感觉的冲击作用,必然导致某种复杂情感的心理活动,直接在人的心理产生心理现象,如温暖、冷漠、安静、热闹、清爽等诸如次类感受都来自于心理的作用。

关键词:色彩绘画知识美术知识色彩知识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推荐文章
  • 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

    本文就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做一初步探讨。 一、 色彩与感觉的结合 国外的实验机构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有意思的实验。他们将参加实验的人员分为两组,A组的人全部蒙上眼睛,B组的人不蒙眼睛...

  • 儿童美术知识之色彩知识

    儿童美术知识之色彩知识,色彩象征、色彩组成、色彩对比、色彩调和...

  • 色调在绘画中的作用

    学生在作画的时候老师经常告诫要把握住画面的基本和整体色调,只有把握了色调才能统一画面,那么什么是色调呢?它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呢? 色调的含义:简言之就是色彩的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