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信息:
 

最新章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岁时,父亲便死去了,他跟着母 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 马、司空三卿并列),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史记·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顶峰。由于与当时主 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 没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 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 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 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 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 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 学而第一
 - 孝弟是实行仁道的根本
 - 花言巧语的人没有仁德
 - 一日数次的反省功夫
 - 做人第一,学问第二
 - 衡量学习与否的标准
 - 人不庄重就没有威严
 - 孝道可使民风淳朴
 - 温良恭俭让的风范
 - 继承父亲的遗志
 - 和与礼的辩证法
 - 怎样才算是好学?
 - 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
 - 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
 - 道德与政治
 - 诗与政治
 - 德治与法治
 - 人生的历程和滋味
 - 养生送死,孝不违礼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孝心是孝道的根本
 - 态度不是小问题
 - 大智若愚的颜回
 - 观察人的方法
 - 温故而知新
 - 做一个通才
 - 不要吹牛皮
 - 要团结不要分裂
 - 书呆子与空想家
 - 异端的问题
 - 不要不懂装懂
 - 做官的学问
 - 提拔正直的干部
 - 执政者要以身作则
 - 不做官也可以参与政治
 - 人不能不讲信用
 - 看过去知未来
 - 见义不为是胆小鬼
 - 是可忍,孰不可忍?
 - 仁德是礼乐的前提
 - 不要铺张浪费
 - 温文尔雅的君子之争
 - 文献的重要性
 - 问者不相亏
 - 凡事不必苛求
 - 理解的困难
 -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既往不咎的宽恕精神
 - 尽善尽美的追求
 - 领导者要有宽容的肚量
 - 选一个好的小区居住
 - 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础
 - 有仁德才能够正确对待他人
 - 追求仁德,摈弃邪恶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 天下事无可无不可
 - 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心怀
 - 唯利是图必然招来怨恨
 - 关键在于练好内功
 - 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
 - 义与利的选择
 - 用坏人做你的镜子
 - 怎样对待父母的过错
 - 父母在世,不要远游
 - 记住父母的年纪
 - 严于律己总不会错
 -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
 - 保持一定的距离
 - 公冶长第五
 - 处世的艺术
 - 不要耍嘴皮子
 - 人贵有自知之明
 - 闻一知十的过人才智
 - 朽木不可雕也
 - 无欲则刚
 - “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政治家的君子之道
 - 久而敬之的交友艺术
 - 正确对待上台与下台
 - 三思而行想得太多了
 - 愚不可及的大智慧
 - 不念旧恶少怨恨
 - 伪君子的丑恶嘴脸
 - 豪侠、仁者与圣人之志
 - 自我批评的难得
 - 圣人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 雍也第六
 -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 该得的不要推辞
 - 不要搞“血统论”
 - 贵在坚持
 - 安贫乐道的典范
 - 切勿画地为牢,裹足不前
 - 不开后门,不拉关系
 - 不自夸,不居功
 - 口才可以免祸
 -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正直是立身之本
 - 知之、好之、与乐之
 - 因材施教,不要对牛谈琴
 - 有耕耘才有收获
 -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 君子可折不可陷,可欺不可罔
 -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 圣与仁的不同境界
 - 述而第七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圣人的忧虑
 - 举一反三的教学法
 - 不要在丧事中大吃大喝
 -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 富可求吗?
 - 孔子是不是“发烧友”?
 - 富贵如浮云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论语注释
作者:颀颀
浏览量:
类型:国学经典
连载完成:连载中...
上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