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是我们在初一上学期学习的一本古代文学典籍一《弟子归》,短短的一千多字,给我的印象却特别深刻。它是先辈智慧的结晶,每几个字中就蕴含着深刻哲理,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这些深刻的哲理,做一个孝顺母、敦厚善良、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的人又何乐而不为呢>?>
《弟子规》全文共分八个小节。第一节是总述全文内容,后七个小节分别向我们讲述如何做一个品学兼优的人。>
第二小节《入则孝》告诉我们要善待父母,要在心中和行动上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孝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为先”,>">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出门时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时也要>通报>一声,以免让父母挂念,这样简单的小事情,然而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我深深的反思。>
《出则弟》告诉我们要尊敬长辈,谦虚礼让,《谨》是指我们在言行上要谨慎,养成好的习惯。正如这句话>">冠必正,钮必结>">这是最起码应该做到的小事,我们不必像子路那样为了帽子而死,只要做到起码的端正就可以了。>
《信》告诉我们要言而有信,信是通向成功的第一步,只有做到诚实守信,说好话,不说谎话,才能不断走向成功,光诚实守信还不够,还要平等博爱,与他人友好相处。>">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在现实生活中,不要和别人斤斤计较,给人家要多一点,拿人家要少一点,这样才会与别人友好相处。>
有了好的德行,如果还有多余的精力,就要好好学习知识,而我们现实生活中却与之相反,只讲究知识,不讲究品德,结果培养出一批有才无德的年轻人,这是最应该注意的。>
学习文学典籍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它会陶冶我们的情操,锻炼我们的意志,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让我们在古典文学的熏陶下做好人,行好事,说好话,争做圣贤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