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杰出的小说家托马斯—曼的成长故事

  托马斯-曼于1875年6月6日生于德国北部卢卑克市。父亲是一位巨商,曾任卢卑克市税收事务的参议;母亲出生在巴西,有葡萄牙血统。父亲死后,家业破产。托马斯-曼中学毕业后就到一家保险公司当见习生。其间,创作了第一部中篇小说《堕落》。他有一位哥哥,名叫亨利希-曼,也是一位德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曼20岁时,在慕尼黑高等工业学校旁听历史、文学史和经济学等课,并为他哥哥主编的《二十世纪德意志艺术及福利之页》写稿和审稿。

  1901年,26岁的托马斯-曼就创作出了他的成名之作《布登勃洛克一家———个家庭的没落》。这部作品以一个三代经商的大家族为背景,勾勒出一幅“老子创业,儿子守业、孙子败业”的盛衰图。深刻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萌芽、成长与衰落的过程,成为德国社会19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发展史的一个缩影,是德国资产阶级的“一部灵魂史”。有的评论文章还称它“使整个欧洲都感到与自己有关”。此部小说出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被搬上了银幕。据资料记载,到1957年作者逝世后两年,《布登勃洛克一家——一个家庭的没落》的销售量已超过百万册。

  1933年,纳粹在德国上台。同年,为纪念德国著名作曲家瓦格纳逝世五十周年,托马斯-曼在慕尼黑大学发表了题为《理查德-瓦格纳的苦难与伟大》的演讲,从德国文化的人道主义传统出发,谴责法西斯主义对瓦格纳和德国文化的歪曲,因而遭到亲纳粹的文人和艺术家的责难。1936年,纳粹政府剥夺了他的国籍,波恩大学也同时取消了他的名誉博士学位.为此,他给波恩大学文学院院长写了一封著名的公开信,谴责纳粹政府对德国文化的摧残,这封信在以后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对人民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托马斯-曼在流亡国外期间,创作了长篇巨著《约瑟和他的兄弟们》四部曲中的前三部:《雅各的故事》《约瑟的青年时代》《约瑟在埃及》,1938年,托马斯-曼迁居美国,被聘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44年,取得美国国籍。1952年,由于他对日益猖獗的麦卡锡主义不满,又移居瑞士。

  托马斯-曼一生创作颇丰,其他较有影响的小说有《特里斯坦》《托尼奥-克勒格尔》《在威尼斯之死》《洛蒂在魏玛》《浮士德博士,由一位友人讲述的德国作曲家阿德里安-莱弗金的一生》《受骗的女人》等等。除此之外,托马斯-曼还写了大量评论、散文、书评等各种文体的文章。

  1929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曾率领全家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1955年8月12日,托马斯-曼逝世于瑞士的苏黎世。

 

关键词:名人故事大全名人的小故事成功人的故事名人成长故事有哪些名人故事外国名人故事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推荐文章
  • 贝多芬的故事

    公元1770年,世人最崇敬的乐圣贝多芬,出生在德国的波昂市。贝多芬小时候的家境清寒贫穷,全家人相处的气氛也不和谐。因为他有个脾气刚烈、个性自私、又没有责任感的父亲。贝多...

  • 冷战策士:乔治·凯南

    18日,美国各大报纸,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都在重要位置刊登了一则讣告,宣告101岁的乔治凯南去世,在对于他的评语中,记者们分别使用了杰出的外交官历史学家普利策新闻奖得...

  • 谈古论今话李贺

    中华是诗的国度。在唐诗的王国里,李白、杜甫永远占据首主流,而他始终不是。他走了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他的诗冷艳低沉、奇崛险怪,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出神入化,...

  • 苦学成材-范仲淹小时候的故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初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太宗祥符进士,由晏殊荐为秘阁校理。后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他主张推行新政,改革吏...

  • 数学之星-陈景润小时候的故事

    陈景润,福建闽侯人,我国现代著名数学家。他在圆内整点、球内整点、华林问题、三维除数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他的《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的论文达到了世界新水平。特别是...

  • 名人小时候的故事:契诃夫化装

    戏剧,是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少年时代最强烈的爱好。 那时候,社会上把戏剧看成是伤风败俗的东西。中学生如果得不到校长的证明信是不准踏进戏院大门的。即使侥幸进了剧场,如果被值日的...

  • 送鲜牛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范特霍夫

    送鲜牛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位送奶人,他再平凡不过了。和其他牧场经营者一样,他养了许多牛,把 牛奶送给居民喝。但是在这条大街上居住的德国著名女画家芙丽莎班诺却知道这位送奶人...

  • 居里夫人和她的中国学生

    70年前的一个初冬,中国核物理学奠基人施士元先生在法国巴黎大学成为居里夫人的学生。居里夫人是镭研究所的所长,她一再试图使施士元明白,他所从事的,是一项有趣的但又性命攸关的工...